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航天研学

开放合作,中国航天走向世界
发布时间:2023-05-25

  2022年11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向联合国/中国空间探索与创新全球伙伴关系研讨会致贺信中指出,太空探索永无止境。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外空,推动航天技术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迅速,取得了以载人航天、 北斗导航、“嫦娥”奔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等为代表的一系列辉煌成就,中国进入空间、探索空间和利用空间的能力显著提升。与此同时,中国航天坚持走出国门,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今年是国家航天局成立30周年。截至目前,我国已与43个国家或地区和6个国际组织签署共136项航天领域合作文件,与9个国家航天机构签署了航天合作大纲,建立17个航天合作机制,现已初步构建了以合作协定为指导、合作机制为依托、合作大纲为抓手的航天国际合作模式,形成了政府引导、各方参与的良好局面。


  权利平等 包容发展


  中国航天始终认为建设航天强国,要有在充分满足本国发展需求的同时,为其他国家提供优质航天产品和服务、持续开展国际空间交流合作的能力,推动人类航天事业共同进步。

  中国航天尊重各国平等探索太空权利。和平探索、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是世界各国都享有的平等权利。中国航天不断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努力提高人类科学认知,扩展人类活动空间,推动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


  中国航天引领和平利用太空资源。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2年1月发布的《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首次提出在外空领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深化了人类和平利用外空的内涵。2022年11月21日,在联合国/中国空间探索与创新全球伙伴关系研讨会开幕式上,国家航天局发布《中国航天推动构建新型空间探索与创新全球伙伴关系的行动声明》,提出将从八个方面推动构建平等互利、开放包容、和平利用、造福人类的新型空间探索与创新全球伙伴关系,助力构建外空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航天坚持合作共赢发展航天。国家航天局牵头发起国际月球科研站、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等多边合作项目,持续实施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多任务小卫星项目。围绕嫦娥四号、天问一号等重大工程任务开展深度合作,中国航天为国际载荷提供搭载,推动开展嫦娥五号月球样品国际联合研究,与国际社会共享中国航天发展成果,为人类航天事业发展注入了正能量,树立了大国典范。


  中国科技 服务全球


  近年来,中国航天进一步拓展运载火箭服务、卫星运营及服务的国际市场,逐步建立空间基础设施全球服务网络,大幅提升主要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提升了中国航天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长征系列火箭承揽国际订单。1985年10月,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放国际市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运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迄今已为2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卫星组织实施了52次国际商业发射,将70颗各类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中国航天长征系列火箭以高性价比、高可靠性的口碑获得了世界各国的认可,稳稳占据了国际市场的一席之地。

  中国制造卫星走向世界各地。中国制造的卫星出口尼日利亚、委内瑞拉、巴基斯坦、老挝、白俄罗斯、阿尔及利亚等国家,为相关国家提供便捷的卫星服务,成为中国和世界多国双边合作的重要抓手。1999年以来,在卫星合作方面,中国和巴西两国合作研制了6颗中巴地球资源卫星。这些卫星的数据广泛应用于两国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环保和防灾减灾等行业和领域,为拉美、非洲、东盟等地区的诸多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遥感卫星数据。

  此外,中国航天在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的建设中也贡献了重要力量。星座由金砖国家现有卫星组成,其中包括高分六号卫星和资源三号02星、中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俄罗斯老人星五系1颗星以及印度资源卫星二号和二号A星。

  中国卫星服务惠及全球。随着北斗导航系统的成熟完善,中国签署了国际搜救卫星组织政府间合作意向,利用北斗搭载的搜救载荷在全球范围提供搜救服务;风云卫星作为世界气象组织全球业务应用气象卫星序列的重要成员和重大灾害国际宪章机制值班卫星,2022年全年向22个国家提供了42次国际应急服务;面向国际社会,中国开放了高分一号、高分六号卫星的相关数据,为全球范围内的资源调查和监测、环境监测及评价、地球科学研究等提供支撑。


  并肩携手 不断前进


  中国航天几十年来始终走独立自主发展道路,追求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同时以开放自信的心态积极开展航天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共同推进人类航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中外合作联合创新攻关。前不久,在巴西总统卢拉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之时,两国于4月14日发表关于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国国家航天局与巴西科技部、航天局分别签署航天领域合作备忘录,合作研制地球资源卫星。此前,中法海洋卫星、天文星、中意电磁监测卫星等项目的成功实施也都成为了中外航天领域合作的典型案例。2021年3月,中俄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谅解备忘录》,邀请多国参与共建月球科研站项目。中国航天以联合创新攻关为抓手,广泛联系,深度合作,推动我国和世界多个国家外交关系行稳致远。

  中外聚力营造可持续的外空国际秩序。随着航天科技的快速发展,外空安全面临诸多严峻挑战,现有国际法律框架在维护外空安全方面的不足逐渐凸显。在联合国外空委框架下,中国航天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在太空交通管理、空间碎片减缓、近地小行星防御、行星保护、外空核动力、空间资源利用等领域,积极提出中国方案。中国航天还发布了《国家民用卫星遥感数据国际合作管理暂行办法》,编制《特定航天产品及技术出口暂行管理办法》,向世界输出中国航天标准。

  中国空间站诚邀八方来客。2022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中国空间站”是历史上此类项目首次向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开放。目前已有17个国家、23个实体的9个项目成为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首批入选项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自立项实施以来,始终坚持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与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巴基斯坦以及联合国外空司、欧洲航天局等多个航天机构和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实施了形式多样的合作项目,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

  展望未来,中国航天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守航天报国初心,坚定航天强国使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继续同各国一道,共同探索宇宙奥秘,为保护地球家园、增进民生福祉、服务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友情链接: